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笛友你或是初学笛子的新手或是学笛很久的高手,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
一.中国最古老的贾湖骨笛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约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现代中国音调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7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二.笛子从什么时候变成了竹子? 黄帝时期,因为当时的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其黄河流域有大量的竹子生长,从这时开始选用竹子为制笛材料。据史记记载,当时的黄帝命令人到昆豀 斩竹作笛,吹作凤鸣,这又标志着笛子由骨制的材料变为了竹制的材料。因为竹子的发音更加清脆,共鸣性很好,另外因为取材容易易于获得并且易于制作受到广泛推崇。 三.什么时候开始有笛膜? 笛上带膜,是中国笛最独特的标志之一。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什么时候开始分曲笛和梆笛?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五.笛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均孔笛转变为定调笛的? 定调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笛子分为很多调有很多支。早在1931年上海的“大同乐会”时期即有定音笛箫。当时之所以使用定音笛箫是因为民间的均孔笛因律制问题不适合在乐队中使用。建国后因为许多乐团(比如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建立促使了均孔笛逐渐淘汰。也正是因为这些乐团,定调笛影响逐渐变大。特别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那个时候卖的笛子都是定调笛,而那个时候这两个乐器厂的笛子都是最好的,买的人很多。所以均孔笛逐渐没落。至于推动均孔笛转变为定调笛的人,都是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建立和发展有很大贡献的民族音乐家,很多很多人。